佛教題材郵票漫談 |
發(fā)布日期:14-04-11 08:36:44 泉友社區(qū) 新聞來源:中國社會科學網(wǎng) 作者: |
。
另外,還有普通郵票、首日封、小全張、小型張、小本票、小版張、實寄封、明信片、紀念張、郵資封、郵資片,及特殊用途的郵票,如:附捐郵票、航空郵票、欠資郵票、軍用郵票。 我國的郵票發(fā)行經過了漫長的時間,過去發(fā)行品種和數(shù)量都是極為有限的,只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后,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,才有了很大的發(fā)展。 郵票、郵資信封、郵資明信片等,是由國家郵政部門依法發(fā)行的郵資憑證。郵資票品的選題是經多方搜集資料并反復研究后確定的,它們從不同的側面反映了我國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歷史等方面的情況。其圖案是由具有較高藝術素養(yǎng)的專業(yè)美術工作者設計,并經過競爭、評審后產生的,在印制質量上更是精益求精。因此,郵資票品也是一種選題內容豐富、藝術形式多樣、設計精致、印刷精美的綜合性小型藝術品。到2004年3月底為止,中國人民郵政正式發(fā)行郵票1612套,其中屬于佛教題材或與之相關的題材共計42套,125枚。 郵票被稱為“國家的名片”,因此,各國都有愛好者在廣泛地以傳統(tǒng)型和專題型方式收集、整理、分類、歸納、研究郵票及郵品。專門收集同類圖案或同一發(fā)行目的的收集方法,稱為“題目集郵”;收集各類郵票及相關郵品,并進行組織、編輯,以表達同一中心思想內容的收集方法,稱為“主題收集”。 在我國已發(fā)行的佛教題材郵票中,范圍十分廣泛,可大致分為石窟藝術類(如壁畫、雕刻、彩塑)、佛山名剎風光類、佛教造像類、人物類、佛塔類等。其中數(shù)石窟藝術類郵票最多。如中國郵政于1988年8月10日發(fā)行了“中國石窟藝術”普24,全套4枚,面值37元,票名分別是:“云崗石窟——北魏·大佛”、“龍門石窟——唐代·力士”、“麥積山石窟——西魏·菩薩”、“大足石刻——宋代·養(yǎng)雞女”。1993年9月5日,發(fā)行了龍門石窟特種郵票,全套4枚,票名分別是“唐·奉先寺盧舍那大佛”、“北魏·賓陽中洞釋迦牟尼”、“唐·奉先寺天王足踏藥叉”、“北魏·古陽洞左脅侍菩薩”,面值2元。同時還出有“唐·奉先寺”小型張一枚,面值5元。1997年6月13日,發(fā)行了麥積山石窟特種郵票,全套6枚,面值7元。票名分別為:“北魏·佛與脅侍菩薩”、“北魏·脅侍菩薩與弟子”、“西魏·女侍童”、“西魏·佛”、“北周·脅侍菩薩”、“宋·供養(yǎng)人”。2002年6月18日,發(fā)行了大足石刻特種郵票,全套4枚,面值3.2元。票名分別是:“北山·日月觀音(宋)”、“北山·普賢菩薩(宋)”、“寶頂山·華嚴三圣(宋)”、“石門山·三皇洞造像(宋)”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