歲月蔥蘢,大禹永在——從美學視野賞銅章《大禹治水》 |
發(fā)布日期:12-11-19 10:28:47 泉友社區(qū) 新聞來源:m.worksbyjddesignbuild.com 作者:胡玲燕 |
二 情景交融處感大禹的凡心世情 《大禹治水》銅章背面圖案意境絕美,情景交融處,感懷良深。想起劉勰《明詩》中有言“人稟七情,應物斯感,感悟吟志,莫非自然!闭f的便是此時此情了,賞章者情動于中,便也是創(chuàng)作者情動于題材了,非情動則決無此情景交融之良作。 整體看,圓月清輝懸于大禹陵之上,陵后山巒疊嶂,在月色清輝中空間無限綿延,也是這種無限感帶出了一種清冷卻無比肅穆的意境。月亮,在中國人眼中始終是與思念、思鄉(xiāng)、感懷、抒懷等等無比細膩的情感聯(lián)系在一起的。月亮,在中國文學史上已經(jīng)成為一種永恒的意象,凝聚著古今多少文人墨客不盡的情思。而此處銅章上的月亮造型便是對中國月亮意象的深刻把握。在極致的月色清輝中,方見重山的莊嚴與靜默,方見在這重山映襯下的大禹陵竟有著一股說不明道不清的孤清,又仿佛是不經(jīng)意被遺落了塵世許久,有說不盡的滄海桑田。而月亮中的大禹蕭蕭遠去,一個背影,成為妻兒永久的期待和想念。這個時候,月亮烘托了大禹與家人的各自思念。而圓月似乎又寄托著他們以及創(chuàng)作者共同的期許:但愿人長久,千里共嬋娟。 可以說,把大禹離家的的場景置于月亮型圖案中,可謂一絕:一可以給賞章者以管窺大禹“三過家門而不入”的情景;二又可因情而生其他感想,如是看作月亮,那真正是能讓人唏噓不已的,一則感于親人間的思念之苦,二則慨于大禹無私奉獻、執(zhí)著治水的崇高精神。而最為觸動人心的當是一種情景交融中的對照力度——大禹“三過家門而不入”的畢生治水歷程與月色清輝下大禹陵的莊嚴肅穆形成對照,把個人功過與歷史評說這樣一個歷史議題托出給賞章者,值得與不值得、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、個人生活與留冊青史等等一系列疑問都冒了出來。《大禹治水》大銅章因此變得深刻、變得飽滿。而月亮懸于大禹陵與重山之上,在清靜中透著孤遠,便給“生情”營造了極好的意境氛圍。 此情此景,不禁感嘆,歲月蔥蘢,大禹永在。 《大禹治水》大銅章以其豐富的美學沉思,運用獨到的對比映襯手法以及精湛的雕功和現(xiàn)代先進的熔鑄工藝,顯示出廣闊的思想力度和美學意境,是不可多得的章中上品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