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脹期樓價 金價未必漲 |
他們正面對disinflation(反通脹)甚至deflation(通縮), 而其GDP占全球GDP總量的60-65%。另一個是中國、印度、東歐等國家組成的高GDP增長經濟區(qū),目前只占全球GDP的20%左右,他們對原材料的需求,亦帶動了澳洲、加拿大、巴西、俄羅斯、中東及非洲等原材料出口國經濟的快速增長,但他們加起來亦只占全球GDP的10%左右。
其他少數(shù)國家例如瑞典、挪威、瑞士等,則依賴品牌、知識產權、金融服務等為生,較不受全球經濟盛衰影響,他們占全球GDP比重便更小。最后誰影響誰?中外各國的財經政策背道而馳,2011年誰主浮沉? 1929年至1932年美國出現(xiàn)通縮源于金本位。羅斯福上臺后,將美元大幅貶值,從25美元兌一盎司黃金改為35美元,并宣布持有黃金為非法,借此解決問題。 不過,美國今天通縮源自進口貨價太便宜,于是只有逼使別國貨幣大幅升值,才能解決美國的通縮問題,只是如此一來卻令別國經濟陷入通縮(例如1990年后的日本)。別國愿意合作嗎?一旦處理不好,便如1930年代引發(fā)全球貿易戰(zhàn)。通貨膨脹(泛指消費物價指數(shù)上升)在1966年前并不明顯。 越戰(zhàn)令美國政府濫發(fā)貨幣,美元購買力便不斷下跌,令通脹率自1967年起升幅漸明顯。1971年美元同黃金脫鉤后,至1980年底這十年,美國更出現(xiàn)戰(zhàn)后首次惡性通脹,到1981年通脹才受控回落。 通脹與樓價并非同步 有人以為在高通脹期樓價必升。戰(zhàn)后至今,美國樓價平均每年升幅大約只較CPI多2%,但地產有本身周期,例如1987年至1994年美國樓價處回落期,1995年至2006年美國樓價處上升期,2006年下半年起又再次進入回落期。不同州份表現(xiàn)亦不同,例如德州樓價極受油價影響,底特律樓價則同汽車業(yè)掛鉤,加州樓市受電腦行業(yè)影響,反映通脹同樓價關系并非同步。 有人以為在通脹期食品價格必定大升,又是另一誤會。 1970年至1980年全球食物價格大升之后,出現(xiàn)了二十年回落期,2000年1月起才再上升。2010年食物價格升幅十分大,基本食物價平均上升48%,肉價升39%,是否接近尾聲?亦有人將黃金、白銀同通脹混為一談,又是另一美麗誤會。上一個黃金牛市1966年開始、1980年1月結束,共13年。這一次由1999年開始至今已12年。戰(zhàn)后至今美國每年平均通脹率(CPI)升幅只有3.5%,并非一般人想像中那么大。然而,貨幣購買力雖然平均每年只失去3.5%,但65年后的今天,便只余下7%購買力(即今天100美元只能買到1945年7美元的東西)! 1998年至2008年過去十年美國CPI仍升34%,同期 |